1945年夏,曾经在亚洲肆虐的日本,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,根本没有能力扭转局势,即便如此,日本还是坚持不肯投降,反而拼死抗争。美国在冲绳等地与日军作战时,出现了大量的人员伤亡。战斗结束之后,日本又派人进行军事行动,大规模召集士兵去前线战斗。美国专家曾经做出过一个预测,如果按照之前的阵亡伤亡比例去计算,美国接下来至少要耗费一年左右的时间,进行作战准备,跟日军进行战斗时,至少还会出现上百万的人员伤亡。对美国这样的资本主义国家来说,每一个士兵的阵亡,都意味着大量的抚恤金,那些资本家根本不舍得大量花钱补偿那些阵亡的战士。所以美国一直都在想办法减少自身的人员伤亡。
分经济类型看,4月份,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.4%;股份制企业增长6.9%,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6.2%;私营企业增长6.3%。
为了逼迫日本尽快投降,美国公开宣称,自己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,日本这边完全没有当回事儿,结果被美军直接派兵轰炸。两颗原子弹的爆炸,给日本造成了极大的人员伤亡。同年8月15日,已经彻底放弃的日本天皇,对外宣布了无条件投降的消息。事实上,当年的原子弹轰炸,不仅让日本人彻底崩溃,也让其他国家震撼万分,尤其是苏联,该国本身就跟美国有些敌对,若是美国也用原子弹对苏联进行轰炸的话,很有可能苏联也要付出极其惨痛的代价。因此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在二战结束之后,迅速下达命令,不惜一切代价研发核武器,希望可以跟美国正面抗衡。后来,苏联通过种种手段获取情报,成功研发核武器,有了跟美国斗争的底气。
此后,两国为争取霸主地位,在国际上各显神通。1962年,古巴导弹危机爆发时,美苏两国的领导,在核武器按钮旁不断徘徊,差点就引发了一次全面战争,虽然双方没有真的打起来,但是这次危机还是给其他国家造成了很大的压力。在这之后,中国抓紧时间研发核武器,成功的克服种种技术问题,在1964年10月16日,我国在新疆地区成功引爆第1颗原子弹。当那颗巨大的蘑菇云升起时,几乎所有科研人员激动落泪。核武器的成功研发,意味着中国彻底在国际上站稳脚跟,我们应该感谢这些科研人员的付出,多了解一些他们的英雄事迹。
在这些科研人员中,有一位中国的女科学家,她隐姓埋名30年,为祖国研发核武器,贡献卓越令人敬佩万分。这个女科学家名叫王承书,根据相关资料显示,她出生于1912年,是上海一个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,因为小时候体弱多病,王承书上小学的时候两次休学,没有办法正常去学校学习。不过,天资聪颖的王承书并没有就这样放弃,她克服身体的病痛,想方设法学习,在1930年的时候,成功考上燕京大学物理系。那时候,她是班里唯一的女生,在老师的心目中,有着相当特殊的地位。毕业之后,王承书没有离开学校,而是留在学校担任物理系助教。
1937年,抗日战争全面爆发,王承书被迫离开北京,辗转去了南京和贵阳等地。王承书是一个知识分子,她知道科学技术的重要性,只有提高国家的技术水平,才能迅速提高国力,让国家健康发展。1941年8月,她去了美国密西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。在美国留学深造时,王承书充分发挥自己的物理学天赋,跟导师乌伦贝克合作撰写了很多关于稀薄气体动力学的重要论文,在学术界有了很高的影响力。乌伦贝克导师认为,王承书的物理天赋很好,若是一直留在美国的话,将来很有可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,可是王承书并没有一直留在美国的打算,她的内心始终牵挂着祖国。
新中国成立之后,远在大西洋彼岸的王承书非常激动,她立刻下定决心,要离开美国,回来为祖国奉献一份力量。对美国来说,王承书这样的优秀科学家,是非常难得的人才,所以美国想办法将其拦截下来。乌伦贝克导师为了让王承书改变心意,亲自出面苦口婆心说了一大堆道理。王承书知道老师是好意,但是她并没有改变立场,而是坚定不移的表示,自己的心永远在祖国这边,她希望回国发展,成为第1批为祖国建设的奉献者,而不是等别人把条件创造好了再去捡便宜。值得一提的是,王承书在回国之时,为了躲避美国的恶意调查和拦截,把自己的书籍和资料分成300多个包裹,从美国邮寄到了中国。
回国以后,王承书很快就成了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,同时兼任北京大学的教授。1958年,国家重建热核聚变研究室,王承书被领导调到研究室进行理论工作,后来还去了苏联实习三个月。建国初期,中苏两国的关系,相对较好,苏联不仅援建了中国150多个大型工业项目,还打算帮助中国研发核武器,不过这种情况只持续到了20世纪60年代。苏联方面因为内部调整采取修正主义,跟中国的关系越来越糟糕,后来苏联还撤走了所有专家。因为苏联专家的撤离,中国第1个分离铀同位素用的气体扩散工厂险些崩溃。
在这种形势极其恶劣的情况下,王承书毅然接受国家的安排,去负责铀同位素工作,在这之前,王承书从来都没有接触过类似的事情。对她来说,这个任务无比艰巨。为了成功解决这些问题,王承书抛弃鲜花和掌声,隐姓埋名进行科学研究,她跟吴征铠和钱皋韵等同志一起默默无闻的工作,想方设法解决技术问题。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,国家经济衰弱各个地区的资金都很紧张。为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,王承书自掏腰包,购买了大量的纸张供其他科研人员使用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王承书从零开始,一步一步进行研究,最后成功地解决技术问题,为祖国的第一座铀浓缩气体扩散工厂分批启动,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。她的研究为中国铀同位素分离理论研究,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核武器的研究是高度机密,王承书负责这些事情以后,如同幽灵一般,几乎没有公开露面。即便是核武器成功爆炸后,王承书等人还是坚守原则,继续进行保密工作,隐姓埋名不愿暴露身份。1994年6月18日,这个为国家奋斗了几十年的女科学家,在北京不幸去世,享年82岁。
回首王承书这一生,她早年历经磨难,看到了日本侵略者的丑恶嘴脸,也看到了受苦受难的同胞。战争时期祖国所受的屈辱,让王承书心如刀绞。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术,让祖国真正强大起来,她去了遥远的祖国。古人常说人离乡贱,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思乡的情节。比如著名的唐朝诗人李白,他看似洒脱可仍对故乡一往情深,所以他才在夜深人静的时候,写下了“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”这样的千古名句。
王承书身为女子,去美国读书时,应该遇到了不少麻烦。好不容易站稳脚跟,在美国的科学界有了名气,可以过上好日子,她却义无反顾地回到了祖国。王承书不忘初心,至始至终都将祖国放在第一位。她不图名利股票配资平台在哪找,只求祖国强大,一生默默奉献。有人对此评论称,岁月或许能改变王承书的样貌,能在她脸上留下皱纹,可是却无法改变她的爱国精神,磨灭不了她对祖国的热爱,这才是真正应该学习和称赞的女神。
发布于:天津市